一間16坪的「老破小」,改造前后的差別能有多大?今兒咱要說的這個小家,在徹底翻修后堪稱是「脫胎換骨」了!
生活在台北的姑娘米米(化名)今年29歲,兩年前,她買下了這間僅有16坪的老房子,當時,它還是一間昏暗、破敗、陳舊的小房子,實在稱不上宜居。
但在米米將小家徹底改造后,這間原本破敗的小房子卻一掃原本的破敗,在保留室內大體格局的同時,搖身一變裝修成了奶油風,讓屋內變得清新明快的同時,居住舒適性也很不錯。
話不多說,一起來看看她的小家吧~
先來簡單說說屋內改造前后的格局布置。
▲改造前的破舊小家
屋內有600平方英尺面積,換算下來大概是55平方公尺,改造前后,格局方面的變動并不大。
從屋外的小院進入家中玄關,一轉身的空間原本擺放著床,照明采光較差,光線也比較昏暗,但改造過后,這里被留給了客廳空間,沙發、地毯、燈飾相互搭配,溫馨明快。 再往里走,是家中的廚房和衛生間,原本的衛生間僅用簡易拉門與廚房分隔,衛生程度堪憂,但在改造過后,衛生間與廚房也安裝了推拉門進行徹底隔斷,我們后面會提到。 別看小家的面積不大,但層高非常不錯,可以容納下一間小小的閣樓,這間閣樓也是米米後來作為臥室的區域,雖然逼仄,卻很舒適。
小家的正門外,有一個半露天的小院兒。
▲翻修改造前的小院
小院在翻修改造前,完全沒有進行裝飾,只是堆放著收納架、洗衣機、空調外機等生活設備,別說有什麼庭院休閑功能了,連「美感」二字都是毫不沾邊。
而在改造過后,它卻成為了家里的門面,通過陽傘、地板、白色柵欄和小桌椅,米米打造出了一個慵懶休閑的小庭院,用綠植裝點后,讓這處小空間變得活力滿滿,比以前可漂亮多了。
原本暴露在外的空調外機,也被木隔板進行遮擋,頂部做成小桌台,一旁加入卡座式小沙發,在這里看看書、曬曬太陽、喝喝下午茶,讓人倍感悠閑愜意。
走過漂亮的小院,推開家里的正門,便進入到了小玄關中,這里的布置也是極盡簡單。
利用轉角的冗余空間,米米做出了穿衣鏡和換鞋凳,并在側邊安裝了掛置鑰匙等物的掛鉤,方便收納進出家門時的隨身物品。
客廳在米米的改造下,可以說是迎來了脫胎換骨般的變化。
米米剛買下這里的時候,家中其實并沒有客廳的功能,所謂的客廳區域原本擺放著一張大床,占據了很大一部分空間,而現在,空間又交還給了沙發、茶幾和地毯,實現了客廳的基本功能。
▲客廳靠窗的位置
靠窗的位置,最早之前還擺著一張書桌,但由于光線昏黃且傢俱老舊,即便是正對窗戶,也依舊給人一種喘不過氣的感覺,實在是不舒服。
改造后的這片區域,重新布置了小圓幾和兩把折疊椅,既作為客廳的延伸,又能當做休閑陽台或早餐角,兼顧裝飾和實用性。
沙發側邊正對著廚房門,嚴格來說,廚房其實是一個半開放式的格局,雖然單獨在一個空間內,但卻并未刻意設置隔斷,以增加小戶型空間的延伸感和通透感。
▲廚房和衛生間翻修改造前
由于是年代較為久遠的「老破小」,戶型分配略微有些不合理,想去衛生間的話要穿過廚房才行,略微有些尷尬,最關鍵的是前面提到的簡易折疊門,衛生性也堪憂。
但在改造過后,這些問題卻在盡量不改動格局的前提下,被一一妥善解決,不僅將廚房空間重新翻修,同時也給衛生間安裝了新的推拉門來進行隔斷。
整間廚房依然是那種狹長式的格局,一字形的櫥柜搭配對面的吧台,形成了一個漂亮又有特點的廚房烹飪區,而且由于照明燈也重新設計安裝,所以整間廚房內要比之前亮堂多了。
▲廚房櫥柜區域
櫥柜區域,為了空間感考慮,特意用交錯的隔板架代替吊柜,雖然減少了一些隱藏收納空間,但卻讓烹飪區更具開闊感,個人認為還算是個不錯的選擇。
台面也嵌入了灶台和水槽,并留出了切菜備菜的台面操作區,此外,雙頭灶台也能兼顧烹飪和燒水的需求。
這間廚房的寬度說寬不寬,但要說窄吧,也不算最窄的那種,所以米米干脆在對面的大白墻上安裝了隔板架,搭配兩把餐椅,打造出一個簡單的吧台用餐區,這里平時也可以作為她自己的小餐桌使用。
廚房最里端,就是我們前面反復提到的衛生間了。
▲衛生間裝修改造前
別看這間衛生間面積很小,但值得一提的是它竟還是間明衛,但之前的衛生間真的有些難以啟齒——老舊的花灑、昏暗的燈光、塑料飾面上的霉斑,都讓衛生間頗具老破小的范兒。
但在改造過后,米米不僅將內部清潔干凈、重新刷漆,最重要的是更換了原本的小花灑,變成現在這樣金銅色的大花灑,且拆掉了已經銹跡斑斑的轉角收納架,換成了透明亞克力的,看上去更具質感。
對面的馬桶進行了更換,周圍墻面倒是沒有大動,只是在馬桶上方安裝了隔板架,方便收納一些備用紙巾、替換的毛巾、清潔用品等物。
之前,家里登上隔層只是用一把小梯子代替,而在裝修后,她做了更穩定的樓梯。
▲裝修改造前的梯子
將冰箱移動到廚房里,并在原本放冰箱的位置安裝墻面書架、擺放綠植,這個小小的角落區域一下子就活潑了起來,比之前塞得滿滿當當的場面好看多了。
正因為做了小樓梯,所以底部也多出了一個樓梯間的隱藏收納空間,方便收納一些家居雜物。
樓梯一側,用大小不一的掛畫來進行裝飾,不僅填補了大白墻的單調,又給人一種隨性慵懶的感覺,可謂點睛之筆。
一些大件的行李或家居五金工具,都可以收納在樓梯間里,關上門后,不會給家中造成雜亂的問題,小小的隱藏收納空間還是蠻實用的。
從樓梯步入隔層空間,便是家里的小臥室了。
登上二樓的樓梯,外側沒有護欄,但靠墻一側設有扶手,安全性還算不錯,且這樣做不會讓空間有種被割裂的感覺。
▲裝修改造前的臥室
登上隔層后,臥室是那種標準的閣樓小屋,斜頂的天花板仿佛切走了室內一半的層高,改造前,這里在低側放置了床墊,留給高側一個站立活動的區域,但米米覺得并沒有必要。
畢竟她對于這間臥室的全部要求,就是有一個舒適的睡眠環境,所以干脆將床鋪豎過來,把床頭擺放在層高較高的一側,讓床頭部分更加開闊通透。
▲床頭重新粉刷的背景墻
床頭的背景墻重新粉刷、低側的床尾也安裝了收納柜,讓這間小小的閣樓臥室變得舒適又實用,我個人很喜歡在這種較小的空間里休息,感覺特有安全感,不知道大家是不是也和我一樣呢?
家里最后一處空間在沙發旁邊,是一個集成了書房功能的衣帽間。
▲沙發旁邊的百葉門
打開沙發旁邊的百葉門,沒想到還有一個儲藏室大小的空間,這里被米米改造成了衣帽間+書房,一進門就是一個小桌板和折疊椅的組合,台面空間不算大,但在這里放一台筆記本或打打字還是綽綽有余的。
▲改造前的小衣帽間
書桌后面的空間,被布置成了衣帽間,但改造前,側邊的立式衣架比較礙事兒,讓進出都變得十分不便。
重新裝修過后,盡頭做了分區更為合理的隔板架,方便掛置衣物、收納褲子和鞋襪等配件,側邊的頂天式衣架也被換成了墻面掛架,進一步釋放了狹窄的空間。
到這里我們也就算是「云參觀」了這位台北姑娘的小家,各位覺得怎麼樣呢?
從我個人的角度來說,如果是獨居或者是住兩個人的話,這間小房子簡直是我理想中的樣子,裝修雖然不華麗但很溫馨,那種奶油色調的裝飾也很有質感。
最關鍵的是,比起翻修改造前,真的是天壤之別!不僅重新布置了客廳和隔層臥室,還解決了「廚衛一體」的尷尬,讓居住舒適性大大提升。
你喜不喜歡這樣一間16坪的小房子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