裝修滿腔熱血,遷新居時,更是心花怒放。
可隨著入住時間的延長,那份熱枕褪去,才察覺到當初很滿意的裝修,確實還有更現實的問題。
本期,就把我家入住一年后,現出原形的裝修分享出來,不為別的,只為提醒跟我有同想法的人,慎重而為之。
相比柔光磚,亮面瓷磚表面的光澤感,確實能給人嶄新而明亮的感覺。
這是我當初選亮面瓷磚的原因,可入住一年后,發現這種感覺其實是錯覺。
瓷磚的光亮并不能帶給屋子明亮感,反而會因為表面的太亮,拖地留下的水漬極其明顯,影響著家居整體的潔凈感。
實木相瞞,當初特立獨行做玻璃衣柜時,內心真的欣喜了好一陣。
也考慮到玻璃衣柜會顯亂,因此很勤于整理,但再理依舊很亂。
在拿自家和高端的衣櫥對比后,才回過神兒來,原來在居家環境中,衣服不可能是同款、同色、同長度,也不會一個桿架上只掛幾件衣服。
不同花色、款式的衣服,放在一起就是會有雜亂感。
除此之外,還有玻璃柜門上的手印、抹布擦過留下額棉絮,無一不雪上加霜,拉胯著玻璃柜的顏值。
這一年多,為了提升衣柜的顏值,我真是沒有少費力氣,到頭來,也只找到了保持玻璃柜門干凈的辦法。
用不掉棉絮的魚鱗布去擦,擦完情況能好點,而且它表面的魚鱗格有拋光的作用,擦完的玻璃很亮,也能保持一陣時間。
再者,因為其不留水痕的特點,拿它來拖地,地面的水漬問題也解決了。
至于衣柜內的凌亂,無力回天了,只希望自己能早點下定決心,換個柜門吧~
廚房里面,當時最滿意的就是頂上的感應燈帶設計,本想著做了這個燈帶,能體驗一把免開燈的便捷感,還能給家里帶來科技時尚感。
殊不知,感應燈太靈敏不是什麼好事,風一吹就亮,嚴重造成資源浪費。
與此同時踩坑的還有地腳燈,原本計劃是起夜自動亮燈。
現實情況是翻身都亮,即使我嫌棄到用瓶蓋把它的感應器都蓋起來了,還掩飾不住它那股機靈勁兒,嚴重地影響著我的睡眠。
另外,即使廚房裝了頂燈、感應燈帶,櫥柜下的操作區,該暗還是暗。
無奈之中,我又添置了磁吸在櫥柜上的燈帶,因為被感應燈整得有點神經,這個燈我選了手掃控制開關的。
需要用時,手一揮自動亮燈,用完再揮手關,還能揮手控制亮度,比感應燈使用感好很多,也一樣不擔心手上的油膩弄臟開關,推薦!
也并不是全屋的感應燈都不好用,玄關柜上的氛圍燈帶就是個例外。
它應用在門口的場景,當你進屋時,它自動亮起,反而還有種超貼心的感覺。
而且,這里的燈帶,我選擇的是小山丘光效的,還能三個顏色根據喜好切換的,無論從氛圍感、還是方便程度上說,非常推薦!
家屬汗腳,定制鞋柜時,忽略了留透氣孔的事兒,以至于鞋柜打開永遠臭烘烘,得靠香氛、香皂這些東西遮蓋。
其實,如果當初多做點功課,完全可以在鞋柜底部留透氣孔,來改善這個問題。
如果鞋柜大,覺得一個透氣孔作用不大,底部還可以做成排架,再把上層隔板后退2cm,透氣效果會好很多。
現在意識到已經晚了,只能分享出來,希望幫到更多的汗腳家庭。
有大寶的時還好,一家三口擠一張床,雖不寬敞,倒也不覺得擁擠。
到二寶出生,主臥的緊俏立馬就凸顯出來了。
孩子實在沒地安頓,才出此下策,把床靠向飄窗,鋪上厚厚的褥子,用飄窗充當拼接床。
目前算是得到了緩解,但是講句心里話,作為媽媽十分心寒。但凡有個60公分的過道,也不至于讓孩子睡窗台上。
硬裝階段想得挺好,一門心思地想做壁龕,甚至連孩子的澡盆放置都設計進去了。
如今用起來,比不夠睡的床更有緊迫感,尤其是給孩子洗澡的時候,轉身都難。
早知如此境遇,又何必大費周章,還特意犧牲20公分的衛生間空間,硬砌個壁龕出來。
明明這點收納用途,用得簡單的置物架就解決。
這種簡單的太空鋁材質置物架,顏值一點也不比壁龕差,底部還自帶瀝水孔,臟了沖沖就干凈。不像壁龕,還得清存水、擦灰。
關鍵是,置物架它省空間還便宜啊,尤其是小衛生間,可別犯我相同的錯誤了。
要得窗簾不漏光,一定不要做羅馬桿,太多人在裝修時忽略這個問題了,這當中也包括我,加上又是對光超級敏感的人,現在深受其害。
即使要做羅馬桿,也應該在硬裝階段記得把窗簾盒加上,這是解決頂部漏光問題唯一有效的方法。
一旦錯過,就只能如我。
當然,還有一種情況是兩扇窗簾之間因為合不上而漏光,這個后期發現還有的補救。
用兩邊是磁鐵吸附的窗簾扣,晚上睡覺時,將兩扇窗簾吸附在一起,就不存在漏光的情況了。
而白天,它堅守本職,依舊充當窗簾綁帶,或者窗簾凹造型的輔助工具。
在設計衣柜時,特意規劃了柜內布局,將男、女、上衣、褲子按分類,分不同隔斷都設計了進去。
起初還覺得這樣設計的疊衣區太明智,衣物分類后,能減少翻找時間,事實證明,是自己自欺欺人了。
甭管衣柜內設計得再細致,只要它疊放著,都是一秒拉亂的事兒。
如果再做一次衣柜,我肯定不要疊衣區了。全部的衣服、包括褲子都設計成掛的。
掛完衣服的空缺,再用疊著的衣服去填充。
當然也不會是直接填充,而是用抽屜收納箱裝起來。
這樣一來,不光柜內,在視覺上能一直保持整潔,而且還能最大程度利用柜內空間。
裝修的時候功課沒做到位,全屋電線都用了4平方,以為相比2.
5平方來講,已經算得上優秀了。現在看來,真的是浪費,廚電、插座是要4平方沒錯,但燈線2.5平方完全夠用了。
部分大功率電器、如中央空調、部分品牌冰箱,要得安全夠用,也應該是6平方的。
在裝修時,沒少聽部分博主鼓吹,說什麼有了烘干機后,能解放陽台,把陽台設計成生活區,它不香嗎?
而實際住下來,先不說烘干機的使用頻次,哪怕是一年四季,每桶洗衣機洗出來的衣服都用了它,且它都哄得很干。
那也有不進洗衣機的貼身衣物,需要晾曬啊,這時你曬哪?
當然,這點也是入住后才清醒意識到,后來沒辦法,又給陽台裝了個可折疊的小型晾衣架。
貼在窗台一側,小件衣服、或者天氣好的時候洗的衣服,就掛在它上面晾曬。
雖然當時是無奈之中入的,可使用下來發現它確實不賴,除了體積比較小,掛在陽台一側不占地方外,還有一個好處,就是因為地方有限,能迫使你晾干的衣服及時收,最大程度保持陽台整潔。
哦,對了,它原本不是晾衣架,是用在衛生間的多功能折疊架,圓環掛毛巾,孔桿掛洗澡時的換洗衣物,因它承重好,就用來當掛衣架了。
說起這個插座,我就鬧心,本是算好的,后來陰差陽錯,就被擋在了沙發后面。
倒是買了縫隙轉換頭,拯救了插座,但總歸窄縫不好操作。
尤其是大一點的充電器頭,該塞不進去還是塞不進去,要塞進去,就得挪沙發,與沒有轉接頭又有何兩樣?
家里的這個法式石膏線,說出來都不怕你們笑話,我真的自我沉浸了好久,直到現在我都覺得超級好看。
除了衛生難清理一點之外,入股做不到勤于打掃,就不要做這些增加家務量的設計了。
我是因為實在喜歡得很,不得不堅持每周用靜電除塵撣子把上面的浮灰清理一遍。
好在這種撣子很給力,吸灰能力強、不揚灰,要不我肯定因難打掃而厭煩了。
不光是石膏線,踢腳線、吊頂的浮灰,順便用它也掃掃,方便得很。
要說我家的餐廳空間還算寬敞,但在圓餐桌和長條桌之間,選擇了相對省地方的長條餐桌,現在看來還有有點后悔了。
容量確實大,擠擠坐八九個人沒問題,但人多了一邊會夾不上菜,人少了,單餐桌放家里感覺有點大,使用感并不好。
兼職辦公桌,使用起來倒是確實爽,但居家辦公的日子屈指可數,也實屬沒必要。
浴室鋪了相對較大的磚,且美縫顏色選得特別接近磚的顏色,讓我的浴室顏值很高,甚至有種微水泥的完整感。
可是大磚面臨的問題就是不好找坡度,這點在鋪磚時,師傅格外注意,且當初驗收是通過的。
但不知什麼原因,現在的邊角處總積水,經常面臨的境遇就是,一邊干了,一邊還有2-3mm的水得靠人工去處理。
在選空調時,我選擇了便宜的空調,甚至一度還沾沾自喜,能效高點就高點,空調便宜一千多,要付在多一點的電費上,能付好多年。
事實證明,我缺遠見了,是拿一天看來差得不多,但空調也不是三兩年就換的東西,長久以往,省的空調錢真不一定能抵得上多掏出去的電費錢。
更何況是,貴一點的空調,噪音大小、風感柔和程度都要更勝一籌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