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的劏房,也算是「特色住宅」了,據不完全統計,在2016年就有21萬人居住劏房中,而且其中不乏很多一家人同住的情況,常常能看見一家三四口,擠在10㎡左右的面積中生活,看著就覺得有些心酸。
而今天我們要說的這位姑娘,便是其中之一,只不過劏房生活對于她來說,更像是另一種人生體驗。
這位姑娘名叫「Cherry」,27歲的她從澳洲回來后,就一直獨居在劏房中,然而就是這樣一間9㎡的劏房,每月也得有5000的租金。
曾在澳洲的居住環境
她從曾經在澳洲留學的時候,和同學合租一所帶后花園的洋房,當時的生活環境要相對好一些,當然,開銷也會大一些。
房間內的裝飾并不新潮,反而有些老舊,在這種不好不差的條件下,她讀完了4年書,回到了香港。
直到後來,她都覺得那段時間的自己,在生活態度和習慣上都有改變,而回來后的劏房生活,更是在一定程度上改變、約束了她的生活。
劏房中的狹窄「玄關」
進入小小的劏房中,空間就是一個「小」字,從玄關到室內,要先經過一條狹窄的走廊。
然而就是如此狹小的地方,也不敢有絲毫浪費,利用一側的墻壁,姑娘擺放上鞋柜,里面用來收納鞋子,上面則用來收納一些日常的化妝品。
但想要在如此有限的空間內拿取、翻找收納物品,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。
狹小的日常生活空間
走到屋內以后,你會發現家中的生活空間真的十分有限,除了窗邊的一張單人床、旁邊的一套書桌椅,以及靠墻的小衣柜以外,屋內再無其他傢俱。
基本上這處小空間可以利用的地方都被利用了起來,但未免還是有些捉襟見肘,有時候甚至枕邊也會淪為收納空間。
小小的書桌放在這里就更是緊張了,甚至還在一定程度誰跟你擋住了冰箱的門,使冰箱門無法完全開啟,拿東西非常不便。
姑娘說,正是因為這些年的劏房生活,她逐漸學會了斷舍離,也逐漸學會控制自己盲目購物的習慣,正在為自己未來一步步規劃攢錢,爭取擁有一個自己的完整的家。
超迷你的廚房和衛生間
從日常起居轉過身,回到狹窄玄關中,你會發現有一扇門直通廚房和衛生間。
說是廚房,但實際上也就是一個連台面空間都不足的水槽,和一個在架子上的電磁爐罷了。
在沒住劏房的時候,姑娘基本上不會去菜市場,直到明白了生活不易,為了節省預算,她才會自己去菜市場挑選食材,自己做飯。
衛生間緊挨著廚房,但好在有一扇門進行隔斷,差不多1㎡的地方兼顧了沐浴和如廁,洗澡時也要避開馬桶,比較麻煩一些。
狹窄的馬桶區域,如廁時候要將前面的浴室收納架搬開。
最后聊聊
實際上,姑娘現在是一名助理建筑師,以她的工作水平完全可以去租更寬敞一些的公寓,但她卻覺得完全沒必要,與其都是租,還不如攢下錢來自己日后買下一間真正屬于自己的房子,如此能吃苦的姑娘,真的讓人感到佩服!
不知道大家覺得這位姑娘的劏房生活如何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