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ello,大家好呀!
每次寫家,總聽讀者感慨,一旦有了娃,家里就很難維持美麗整潔了。今天分享的這個家就特別了,屋主Fay說, 小朋友出生后,家里不僅沒有不好看,反而越變越好看了。
她家客廳是一個10米長的橫廳,沒有做任何阻隔,通透明亮,陽光大把大把地灑進來,冬天尤其能體會到這種暖洋洋的幸福感。
這個家到處散落著中古傢俱,和一些撿回來妙手改造的「破爛」, 全屋都是深深淺淺的棕和奶油色系,色調復古耐看。
稍微留心,就會發現這個家有很多小朋友生活的痕跡, 比如適合寶寶身高的矮柜,小茶幾,小椅子,自自然然融入這個空間。
她家的兒童房也很值得一說。
迷你版的傢俱,攀爬架,豐富的能刺激到小朋友感官的擺飾掛畫……整個審美仍然是舒服悅目,一點不會覺得幼稚。
今天,就請Fay帶大家逛下家,并分享一下如何在家居設計中保持美的同時又能兼顧小朋友的需求~
01
北歐復古風的三口之家
嗨,大家好,我是Fay,今天帶你們來我們的三口之家逛逛,這里住著我,老嚴,還有四歲半的Delay, 一個熱愛光膀子穿背帶褲的男孩。
我們家在上海閔行區,小區的設計師是意大利人,不管是外立面還是格局都不大像國內的住宅,之前我打車時師傅還問這是不是廠房
~
整個家一百多平,兩室一廳的格局。
進門就會看到一個小玄關,這里給小朋友做了一個收納架,放他平時戶外玩的小車子,滑板之類。
再往里,就是客廳了。
它是一個10米長的橫廳,朝南,陽光特別好,尤其現在,每天早上看到金燦燦的陽光灑在家里,都覺得好幸福。
有些東西是后期可以加的,但像采光,是買房時就決定的硬件。住在有陽光和沒有陽光的房子,心理上的感覺真的差很多。
這里我沒有做隔斷,讓它呈現出一個自然通透的狀態,只用傢俱做了一些分區。
客廳右邊,是一個起居區。
靠墻放的書架和我花10塊錢淘的書桌,買回來還刷了漆,不過我覺得刷毀了,反倒沒之前好看
。
隔壁這個大家伙,是我花600塊淘來的,也改了色,這次的成果還挺滿意。
▼Before
▼After
必須得夸夸, 這個百寶箱,對滿足一個家庭的收納來講,真的超實用!
抽屜里自帶隔斷,很適合收納各種零碎。最下面兩排放的是我兒子零碎的玩具,其他都是老嚴的工具和我的囤貨了,到現在都沒放滿。
旁邊這個美麗的鏡子,是我自己做的。
之前很想要一個有中古感的鏡子,我淘了一圈發現太貴了,覺得不值,干脆去了朋友的工作室。自己直接在板子上畫圖,就開做了。
▼想看做法的話,下次可以單獨分享~
本來我們家是落地窗,但我覺得收納空間有點不足,就做了一排很長的地柜,坐一排小朋友都沒問題
。
中間是沙發和茶幾構成的圍合區。
大茶幾是我的,小的是Delay的,完美達成了 「媽媽兒子各玩各的」理想狀態。不過,他的桌子比我的高級多了,可以玩大小積木、拼圖,還可以開車和畫畫,檸檬🍋。
隔壁就是餐廳了。
這個大桌子也是我自己做的。
之前在哥本哈根的airbnb看到了類似款,一眼心動, 就是我想要的安安靜靜簡簡單單的樣子,干脆和老公自己做了一個。
這個桌子我越用越滿意,它夠經典耐看,又不會太金貴。尤其經過一年多飯菜湯汁的涂抹,Delay手工作業的蹂躪, 它已經擁有了完美的顏色
。
除了當餐桌,我也會在這里工作,所以時常堆了很多東西,看上去有點凌亂。
后面靠墻的地方,我們DIY了一個裝飾畫廊。
我很想擁有一個 隨時更換裝飾畫的掛畫方法,就用了深色木飾釘到到墻上。不要太好用了!Delay的創作,我的靈感,淘來的裝飾畫,音響,尺子……簡直可以粘貼萬物!
整個空間里,我最愛的就是客廳了,它的布局沒有鎖死,客廳、餐廳、看電視的區域,整個是融會貫通的。
我晚上會在餐桌上選圖,兒子和老公在那邊玩積木。我特別喜歡, 我和家人身處一個大空間里,相互獨立又知道彼此存在的感覺。
帶你們去兒童房看看。
以前這里是木地板,我希望跟整個墻面的色調保持一致, 就把地板和床重刷了漆,橘色床品和藍色掛毯的搭配明亮復古,點亮了整個空間。
傢俱幾乎都是按照小朋友的身高尺寸來的。
這里的布局非常靈活,我經常按照不同階段他的需求去調整,比如放個攀爬架,老母親心驚膽戰看著他在上面折騰;
或者給他布置個舒舒服服的閱讀角;
之前過圣誕節時,我還給他折騰了個許愿角。不止小朋友,大朋友也很想呆在這里呢~
另一個房間是我和老嚴的主臥,更神奇了。今年最有挑戰的變化是床。以前是兩個單人床拼在一起,我們把它拆開, 變成了一個很長很窄的床,兩人各睡一頭。
朋友們都說我們家很像宿舍。其實真實原因是是老公打呼,我想追求一下安靜的睡眠環境。
新時代夫婦的倔強獨立。
02
有娃之后,我們的家更美了
之前我老公在德國讀研三年,每年寒暑假我都會過去找他玩兒。那時就很喜歡北歐那邊極簡、又帶點小細節的審美,家居和穿衣也都偏好這種風格。
還曾調侃自己是 「精神北歐人」。
這是我們第一個家,自從2016年搬進來后裝修了兩次。
最開始要更北歐風一點,我當時很喜歡這種黑白灰的極簡風。雖然現在看,會覺得比較網紅,但那時還是挺時髦的。
19年因為有小朋友了,我希望 家里多一點色彩,更童趣,也更kid friendly(對兒童更友好),就做了二次改造,也是現在你們看到的樣子。
很多人說有娃的家比較難保持美觀,我們家倒是有娃后越來越好看了😃。
的確,家里會多出不少雜物。
首先要看怎麼去定義雜物,丑的東西是啥。 如果是一些比較零碎,會破壞整體色調和美感的東西,是可以靠收納去解決的。
像我的中藥柜,就承擔了一個很重要的職責,我兒子好多零碎的小積木,如果堆在家里會很影響美觀,但把它收納起來就還好,一格一格放進去也不會亂。
而且可以完善收納的傢俱,讓它變美麗。
我們家好多地方,我都刷漆改造過。 色彩對空間的改變很大,只要你基礎的底子不是太難看,靠墻漆和涂料基本都能改變。
▼網上淘的百寶箱,改造變身后現在歸小朋友了,放一些小籃子小帽子
也能幫小朋友培養收納的習慣,從小就教他,或者帶著他一起去做,他是能聽進去的。
有了Delay之后, 我對家居的認識發生了很大的變化,我們家的裝修風格或傢俱擺件,也會根據他的需要去做一些調整,畢竟小朋友也是家里的一員,每個角落也應該留下他的痕跡。
我家現在很明顯的一個特點是 重心下移,都是矮柜,考慮的就是對小朋友的視角會友好,家里也變得通透很多。
我覺得好的兒童設計是低齡化,但絕不是低質化。我喜歡中古傢俱,也會帶他去看,小朋友也有自己的審美,那些美感其實他也可以get到。
就像我喜歡椅子,他跟著耳濡目染也愛上了,還會要求說,為啥我有那麼多椅子,他也要。
▼我的椅子
▼他的小椅子
包括他的一些玩具,我不太想買那種低幼的塑料玩具,很多都是我們自己給他做的木制玩具。因為有朋友做木工,有機械,比較方便去實現自己的想法。
03
家讓每個人做自己
很多人問,總看你在搗鼓家,還很喜歡自己做傢俱,是不是本身就是設計師。
其實我的本職工作是法律從業者,折騰家只是出于興趣愛好。
我朋友每天都問我,怎麼還沒有辭職。
自從進入到家居博主的圈子,身邊幾乎所有人都轉去做自由職業者,只有我還在堅持做本職工作。
如果愛好做成職業,心態不一樣,會考慮收入。但如果我有份很穩定的工作足夠養活自己,那愛好想怎麼樣就怎麼樣,一個月不更新也無所謂。
我很喜歡分享,也不介意自己分享的那些DIY被其他人模仿,但我不太建議照搬照抄。
比如我用木板子上墻做裝飾畫,貼的是兒子的畫,或者展現我們生活的內容。如果做得和我完全一樣,分享就失去了意義。 最好是汲取這個理念,嘗試的時候加一點自己的元素。
家是人在社會上的一個小殼,是對自己最大的一個認同感。剛開始租房子的年輕人,也可以放喜歡的擺設,把家布置成想要的樣子,進入到這個空間,就會有安全感。
就像我是一個超級偏外向性格的人,很愿意去外面的世界折騰,不管做什麼,家人都很支持我。有任何不開心、低落、失敗, 這個家都會盡情包容,讓我永遠有底氣去嘗試,也讓我放心做自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