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知道嗎?目前全國失信人員,也就是還不起錢的人,已經突破8000萬人。
我相信故意欠錢不還做老賴,被限制高消費、凍結銀行卡的還是少數人,更多的失信人員是真的還不起錢了。總結了一下國內大多數失信人員還不起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個:
1、過去這三年各行各業都收到不同程度的影響,不少人失業或者收入減少,特別是房地產行業從業人員、餐飲行業小老闆以及搞旅游、酒店的從業人員。
特別是前三年敢創業的人,基本都是勇士,最后怎麼破產的都不清楚。筆者身邊有不少這樣的朋友,持續的封城,公司效益不好,導致自己中年失業,再加上又沒有副業收入。背負的房貸、信用卡等各種貸款最終無力支付償還。
2、最近幾年國內的超前消費意識傳播的非常強烈,今天花明天的錢已經不是什麼稀罕事,甚至還有不少人借款消費。最終消費的欲望越來越大,收入卻越來越少,導致個人破產。
3、銀行一直都是 擅長錦上添花,但不會雪中送炭。當看你生意好的時候會拼命給你貸款額度,讓你的規模擴大;可是當你資金周轉不開,陷入困境的時候銀行更擅長釜底抽薪,而不是想著在困難的時候拉你一把。
所以,關鍵時刻要麼是漲利率要麼是抽貸,最終把人給玩壞了。
其實延伸到房地產行業也是一樣,過去的20多年房價持續上漲,讓不少人產生一種房價會一直上漲下去的錯覺。剛開始買房的人在未來的5-10年確實賺了一大筆錢,隨后他們開始加大杠桿拼命買房,最終成為炒房族。
最火熱的時候甚至是全民炒房,大家都看到房價上漲的速度,一套房子賺的錢甚至是好幾年、十幾年都賺不來的。在這種情況下,我國居民杠桿率不斷攀升,從2000年不到5%增長至當前的62.2%。從過去兩年平均來看,居民杠桿率仍然保持著每年大約3個百分點的增長幅度。
但進入2022年后,事情正在發生變化: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發布的《NIFD季報》顯示,2022年第一季度居民部門杠桿率下降了0.1個百分點,從2021年末的62.2%降至62.1%。
央行課題研究組在發布的《城鎮家庭資產負債報告》中給出數據,城鎮家庭資產戶均保有量達到318萬元,在家庭資產中超過70%的比重是房子,房子占到了一般家庭大部分的財富比重。在房產保有率方面達到了96%,還有超過40%的家庭擁有至少3套房產。
可見房子已經成為大多數人的負債,甚至壓得很多人喘不過氣。如今房地產行業依然在下行,2023年1月份根據中國房地產指數系統百城價格指數對全國100個城市新建、二手住宅銷售市場及50個城市租賃市場的調查數據,百城新建住宅平均價格為16174元/平方公尺,環比下跌0.02%,連續7個月環比下跌,但跌幅較上月收窄0.06個百分點;同比下跌0.03%,跌幅較上月擴大0.01個百分點。
難道說房價泡沫終于要被刺破了嗎?對此央媒發聲為樓市定調:
2023年1月31日,經濟日報在 《政策暖流推動樓市復蘇》中表示,當前諸多政策在穩定市場預期的同時,積極發揮了房地產的民生屬性,尤其是很好滿足了剛性需求,這將有利于市場信心恢復,推動房地產行業平穩健康發展。
這也就說明房地產不會夸,而是會更加平穩的發展,當然指望房價繼續大漲也不現實。當下就是要解決剛性住房需求,這樣房價無休止上漲的根本問題才會得以解決。
所以,最近那些吹噓樓市要回暖,房地產要復蘇,房價要暴漲的消息可以消停一下了。如果你是剛需購房者,那麼當下倒是一個買房的好機會,房價穩定,可以好好的花時間看看房、選選房了。